年,年仅22岁的滚石乐队主唱米克·贾格尔坐在贝克街的一条鹅卵石路上:身着华丽西服与领带,轻抬下颚,看似淡然而挑衅地看向前方。同样年轻的摄影师GeredMankowitz摁下快门,将时代的两个经典装入了相框:迅速风靡的英伦摇滚和那年夏天最新发布的阿斯顿·马丁DB6,狂躁而激烈的青年文化与代表着高贵、激情与精湛工艺的明星跑车完美融合。
阿斯顿·马丁
半个世纪过后,传承着百年经典的英伦奢华跑车制造商阿斯顿·马丁在不懈追求超凡性能与优雅外型的同时,不断突破自我,推出了首款SUVDBX,成为品牌历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这款集超跑运动性能与SUV多功能性于一身的新款车型,展现了阿斯顿·马丁对当代都市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细致观察,同时以机械工业之美与奢华体贴的行车体验诠释了经典品牌永恒不变的魅力。
展览现场,上生·新所海 俱乐部
6月6日-14日,阿斯顿·马丁携手8位当代艺术家/团体,共同展开“出界,入格—阿斯顿·马丁首款SUVDBX逐美之行”。通过艺术家独特的创作语言与DBX一同为观众呈现艺术与工业、创新与经典相互碰撞、结合后所迸发的火花。
展览现场,上生·新所海 俱乐部
出界入格充满突破与探索的艺术之旅走入展厅,先映入眼帘的“X”造型展台上,摆放着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张恩利的《迷彩球》装置与他的绘画近作《严肃的人》。各个大小的地球仪被涂上了各种色块,模糊了经纬线与大陆块的轮廓,它们的指示功能被抹去,成为了艺术家自己所描绘出的文明世界,而这样的形式也是张恩利在“空间绘画”这一新尝试上的延续。
张恩利,《迷彩球3》局部,地球仪、丙烯颜料
作品《严肃的人》则呈现了另一种更为“肆意”、“自由”的视觉语言,看似杂乱纠缠的*白曲线与背景中模糊的人形,与标题的明确性形成了有趣的对比,挑战着观众的认知界限。
张恩利,《严肃的人》,布上油画展厅一侧,由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任天进先生亲自题词的“出界入格”,以遒劲有力的线条展现了流动与平衡之美。一旁高入云的绘画《zoomzoom》则将艺术与机械运动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任天进,《出界入格》,,纸上水墨
“zoom”意为汽车飞速驶过所产生的轰鸣声,画面上如山峦层叠般的线条不仅将高速运动的刺激感赋予了视觉形象,也让观众仿佛被吸入作品中一般,体验着失真与紧张感并驾齐驱的感受。
高入云,《zoomzoom》,布上综合材料
年轻的上海艺术家王一本次带来了两件作品:绘画《重叠-2》不同于以往明快的纯色创作,以幽深的色系与近百层纵横交错的笔触,使作品色彩呈现出多棱镜一般的转折相连;《初级结构》邀请观众亲自动手,对丰富鲜亮的树脂模块进行重新排列、搭建,形成任意的生活景观,打破对日常物的想象局限。
展览现场,上生·新所海 俱乐部
艺术家陈欣从阿斯顿·马丁的线条工艺与文化辐射两方面入手,构建出了妙趣横生又引人遐思的场景。她在墙面上用LED灯管勾勒出与阿斯顿·马丁有着各种联系的文化名人形象及经典车款名字,直白而丰富的文字图像,为经典与历史再次注入了活力。
悬挂在空中的LED灯管装置,则由三款阿斯顿·马丁经典车型的轮廓线组成,粉、蓝、*分别代表了DBX、DB5和DB10一脉相承却各有千秋的流线外型,简练的线条生动展现了阿斯顿·马丁跑车系列的灵动与优雅。
陈欣,《未来的网络考古学家探访AstonMartin》,综合材料
施勇的作品由一堆倒置的霓虹灯组成,文字则来自于艺术家一位朋友所写的诗歌。排列成行的字句,通过房间的一面镜子似乎被延伸至了无限的远方。幻化成光晕、看似无法阅读的文字,在细看之下却也能略读一二,在这样的虚实之间,艺术家带领着观众质疑着现实与幻想的边界。
施勇,《一堆幸福幻想》,霓虹灯,尺寸可变
艺术组合“分号C”使用计算机生成语言进行创作,这次他们的作品《时间之花》将DBX车款声音频域的变化糅合进数字生成的花与流体,以抽象的方式解读这款车型的独特之美。
分号C,《时间之花》,,生成视觉
从伦敦到上海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本次展览上有两组作品来自艺术家倪志琪与阿斯顿·马丁的特别合作,结合了其常用的创作元素以及马丁的经典文化图像。《Punctum系列》用彩色塑料包裹起了名人 客与阿斯顿·马丁经典车型的合影与故事,包括“电影系列”中的用车以及黛安娜王妃、威廉王子等,表面的涂鸦文字说明了这些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在空间内制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展览现场,上生·新所海 俱乐部
在他另一件作品中,则采用了阿斯顿·马丁长期合作伙伴BridgeofWeir提供的Caithness豪华全粒面皮革。它们被切割成大小不同的长条状,拼贴成了一幅看似平面的绘画,隐去了皮革的质感,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景。
倪志琪,《A.M系列No.1》,皮革与毛毡
出界,入格
阿斯顿·马丁首款SUVDBX逐美之行
展览时间:
即日起-6月14日展览地点:
上生新所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号
(文章来源:上海艺术24小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