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聊汽车品牌#印象中在5-10年前选择BBA算不上什么大不了,对于“壕”而言真的喜欢的品牌似乎是英系车中的路虎和捷豹;因为英国的汽车品牌似乎都是贵族品牌,比如劳斯莱斯、宾利和阿斯顿马丁等,定位稍低一些的捷豹路虎似乎总比德系汽车级别高。在洋品牌里确实是这么回事,德系车的定位实际上都不算多高,在欧洲文化体系中德国也是没有贵族的,或者说德国贵族从来都被看不起;原因主要是文化因素和德国贵族在战争阶段与纳粹勾结,知名的宝马、奔驰、大众汽车都给纳粹造过军用车或军械,其中大众汽车早期的LOGO的设计灵感就是纳粹的“卐”,近些年还出现过以该字符和这段历史为基础的、与大众汽车有关的文案,因为车标单词的含义时“胜利”,由此可见德国汽车工业的形象是什么样子。所以欧洲汽车真正的高端车还真的是英国车,其次是意大利的一些高端跑车品牌;但是捷豹和路虎其实算不上多高级,实际价值只能算是中端定位。参考几台路虎捷豹的知名车型的本土售价吧,标准为“英镑”。发现5-3.0S汽油版5.2万揽胜2.7-4.5万捷豹XE2.6-4.5万捷豹F-Pcae4.0万起售路虎卫士4.0-4.6万很贵吗?事实上路虎卫士的价格在35-41万之间,揽胜的价格在24-40万区间,捷豹XE的价格则是23-40万,这并不是个很夸张的售价;曾经的路虎汽车价格高只是因为采用了进口方式销售,加上各种税费会让价格增长很多,其次则是硬炒出来的热度让经销商敢于任性的提价,其实捷豹路虎一直都不算很高端的品牌哦。捷豹路虎与奇瑞合资之后捷豹路虎辗转被印度塔塔集团收购,但市场表现并不算理想;在年时这两个品牌进入国内市场,看到的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育,想要为未来打好基础自然要挖掘这块市场。于是塔塔选择与奇瑞汽车合资,而合资之后就再没有各种税费的问题了,车辆的价格自然是要大幅下探的。只是早期选择进口车的消费者有些难以接受,毕竟连XE这些小车曾经也要大几十万、XFL要接近百万;在合资之后这些车的价格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XEL已经下探到30万以内,这与其本土市场的价格基本一致了。可是这又有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捷豹路虎价格便宜了、热度却降低了?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曾经有些人对于某些高价低质车的品牌会以“人傻、钱多、速来”评价,以讽刺那些只认洋品牌而不懂什么叫作品质的消费者;然而崇拜这些洋品牌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拜金观”的作祟。不能否认汽车是一种具有附加属性的商品,通过汽车的价值可以体现出一些“附加值”;所以选择好一些、贵一些的车也是正常现象,只是有些人会选择具备高品质的高价车,有些则只是选择高价格。事实上还是后一种居多,所以选车主要就有两个因素。价格品牌品牌因素要排在价格之后,因为品牌可以热门也可以变得冷门,但是“指导价”该是多少就是多少,或者说想要以万选择汽车时即便没有了捷豹路虎也还有其他品牌——也就是说捷豹路虎的失败正是因为便宜了,这点与凯迪拉克、林肯等品牌的失败原因如出一辙,BBA和雷车之流的品牌之所以还算坚挺,原因正是价格咬得比较紧,说白了有些车企的卖点是“卖价”而不是单纯的卖车,这是真正把消费者心理研究透彻了。当然除了价格因素以外,质量也是捷豹路虎销量低迷的核心因素;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捷豹路虎下探定位后最起码还能够与大众、斯柯达、福特、别克等品牌竞争,品牌价值还算是个卖点。但如果质量不够稳定的话,这些车则必然冷门,因为价格的下探对于不懂得进口与合资才是导致价格调整原因的消费者而言,低价格可能等于“品质降低/压缩”,对于车辆的质量本就是存在质疑;那么一旦真正地出现了某些质量问题,品牌人设就彻底崩了。捷豹路虎的问题主要在于采埃孚的8AT变速箱,也就是宝马、Jeep等品牌的车辆也在使用的变速箱,其特点是换挡顿挫问题突出、漏油是通病;变速箱不够省心,发动机又出现过一些小问题且油耗偏高,整车细节品控也不算理想。综上所述,捷豹路虎的失败几乎是必然的结果,认为合资调整价格就能够提振销量也是错误的,有些车想要热销就不能单纯的讨论性能、配置或其他方面的实际价值,因其卖点只是“指导价”。所以价格下探是这两个英系汽车品牌冷门的原因之一,虽然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其次则是质量问题,虽说塔塔集团不参与捷豹路虎的造车标准的体系决策,但这个品牌确实有些咖喱味了。这样的英系车还爱吗?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asidunmadinga.com/asdmdcz/14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