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阿斯顿马丁 > 阿斯顿马丁简介 > 正文 > 正文

这是一部错过大银幕一定会遗憾的电影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0/7 11:51:04

本文作者是小万家族的

阿呆人丑还颜控的追星狗子在此

立秋日,全国万达影城复工继续稳步推进。

买票走进影厅的观众们,也让小万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

电影市场恢复大大超出预期,我们知道,这份功劳属于每一位支持电影、爱电影的观众。

小万能做的回馈,就是继续努力推荐好片给大家!

四个字总结本周的上映新片:不容错过。

尤其是“一镜到底”的战争史诗《》,和我们今天要聊的这部赛车题材电影——《极速车王》

《极速车王》豆瓣评分8.6高分,故事改编自真实人物和事件: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福特试图收购法拉利失败后,决定自行开发一款赛车参加勒芒世界锦标赛,以打败在勒芒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法拉利。

被福特选中的赛车设计师,就是本片的双男主之一——卡罗尔·谢尔比(马特·达蒙饰)。

谢尔比是美国著名的赛车设计师。

早年他也是一名专业赛车手,曾多次赢得F1、法国勒芒等大赛冠军,还刷新了16项美国和世界速度记录。

但因为身患心脏疾病,谢尔比年开始告别赛车手职业,转而投身赛车设计行业。

《极速车王》的开头,就是谢尔比驾驶阿斯顿·马丁5号参加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片段。

这也是电影人对这位前赛车手赛车生涯的另类致敬。

言归正传,在与福特的合作上,谢尔比设计和开发了赛车界的传奇——FordGT40。

而在研发过程中负责测试、反馈,并最终在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驾驶这款赛车为福特夺得冠军的,就是本片的另一个主人公——赛车工程师、赛车手肯·迈尔斯(克里斯蒂安·贝尔饰)。

一个自带肾上腺素的主题,两位业务能力备受认可的演员,《极速车王》是本周大银幕上当之无愧的“不可错过”。

这部传记剧情片英文片名是Fordv.Ferrari(福特大战法拉利),直截了当点明主题:这是福特与法拉利两家汽车公司之间的战争。

前者以赚钱为目标、致力于推动汽车流水线生产,后者沉迷赛车事业、怀抱极速梦想。

两家理念、抱负截然相反的车企相争,这其中的蝇营狗苟必然已经超越了“速度与激情”的层次。

针对贯穿全片的官僚文化、人性斗争,小万此前奥斯卡专题期间已有过详细解读:这部飙车大片,比《速激》有深度。

今天《极速车王》登陆大银幕,我们就从中文译名的层面,换个角度欣赏一下这部佳片。

年勒芒耐力赛上,福特大战法拉利的赛事是这部电影的引线。

但聚焦于中文译名的核心:我们能看到让人热血沸腾的“极速”,更需要看到承载赛车精神的“车王”。

作为一部赛车题材传记片,《极速车王》的基本,是向观众呈现这项赛事的紧张刺激,和高危性质。

前者的呈现主要集中在全片的最后,导演用了大约35分钟的篇幅呈现了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过程。

赛车从紧贴地面的镜头上飞驰而过、超高速赛车并肩时毫厘必争、每一个弯道上每一次换挡减速的精准操作……

这些体现赛车过程惊险刺激的必备镜头,《极速车王》都有。

而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剪辑、最佳音效剪辑两座奖杯,想必就是在嘉奖它在这方面的出色表现。

基础镜头之外,《极速车王》还对这场赛事做了一个全方位的呈现:

赛道上高度紧张的赛车手、赛道旁争分夺秒检修车况的工作人员、紧盯赛况随时准备变更策略的车企高层……

这种全员精神高度紧绷的环境,很容易通过大银幕将观众带入身临其境的氛围之中。

但紧张归紧张,不同角色之间的紧张情绪却并不相通:

赛道上以命相搏的肯·迈尔斯脑子里只有“快一点再快一点”,福特高层们却要惦记夺冠、策划营销,努力多卖出几辆车。

两相对比,肯纯粹的目标和为之付出的血汗,更衬得福特高层的龌龊卑劣。

赛车事业的高危性质片中则更多通过肯·迈尔斯的测试和练习过程来体现。

《极速车王》在前半段不断出现肯测试、练习、适应跑道的画面,频繁出现的高速镜头也在尽力让观众能靠近、体验这种惊险与刺激。

炫目的剪辑手法也不止一次将观众带到赛车手的第一视角,体验别致的肾上腺素飙升。

常常在练习赛道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asidunmadinga.com/asdmdjj/14565.html

冀ICP备2023016857号-1

Copyright © 2012-2020 阿斯顿马丁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