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阿斯顿马丁 > 阿斯顿马丁简介 > 正文 > 正文

护师考试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11 10:40:47

11[A1型题]不符合病理性血红蛋白减少的原因是

A.造血原料不足

B.造血功能障碍

C.红细胞丢失过多

D.各种原因的缺氧

E.红细胞破坏过多

:D

:病理性血红蛋白减少的原因:①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②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所伴发的贫血;③红细胞丢失过多:失血过多、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急性或慢性失血;④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海弹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或某些生物性和化学性等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等。故选D。解题关键:缺氧不会导致病理性血红蛋白减少。

:病理性血红蛋白减少的原因

12[A1型题]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

A.红细胞数量和形态改变

B.脾功能亢进

C.血细胞寿命缩短

D.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E.肝功能衰竭

:D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其发病机制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包括造血干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异常、免疫异常、遗传倾向等。故选D。解题关键: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包括造血干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异常、免疫异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13[A1型题]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应用丙酸睾酮治疗,该药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A.该药吸收快,需深部肌内注射

B.如用药1个月见效,即可停药

C.该药副作用较小,量可以适当加大

D.长期用药,肝功能不受损害

E.需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防止注射处发生肿块

:E

: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丙酸睾酮治疗,用法为肌内注射,肌内注射吸收缓慢,效力持久,每日或隔日肌注1次,每次mg,连用2个月以上;大剂量可引起女性男性化、水肿、肝损害、*疸、头晕等,长期应用会造成肝功能损害。肌内注射多次后局部常发生硬块,甚至形成脓肿,故注射时必须严格进行皮肤消*,并作深部肌内注射,且应多次轮换注射部位,注射后还可作局部组织热敷。故选E。解题关键: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选药是雄激素,其作用机制是刺激肾脏产生更多的促红细胞生成激素,并直接作用于骨髓,促进红细胞生成。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

14[A1型题]淋巴瘤的首发症状多为

A.腋下淋巴结肿大

B.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无痛性肿大

C.长期不明原因发热

D.肝脾大

E.深部淋巴结肿大

:B

: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首发症状多为无痛性进行性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和局部肿块。故选B。解题关键: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最为典型。

:淋巴瘤的症状

15[A1型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最常见的病因是

A.肿瘤性疾病

B.感染性疾病

C.广泛性手术

D.产科疾病

E.烧伤

:B

:DIC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引起DIC的病因,最常见的是感染,约占总发病数的1/3。故选B。

:DIC的病因

16[A1型题]DIC典型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全身瘀斑

B.淋巴结肿大、肝脾大

C.休克

D.巩膜*染

E.肺栓塞

:B

:DIC的典型临床表现有:①出血,是最常见的早期表现之一,可导致巩膜*染。慢性型出血常为反复发作的瘀斑或血肿。②血管栓塞,内脏栓塞以肺、肾最为常见。③微循环障碍,低血压或休克,尿少或尿闭,呼吸及循环衰竭等症状。④微血管性溶血。无淋巴结肿大、肝脾大,故选B。解题关键:DIC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出血、微血管栓塞、休克和溶血。

:DIC的临床表现

17[A1型题]DIC的首要治疗措施是

A.肝素抗凝

B.输浓缩血小板

C.去除诱因,治疗原发病

D.补充凝血因子

E.抗纤溶治疗

:C

:DIC的治疗原则:①治疗基础疾病及消除诱因:是DIC治疗的首要原则;②抗凝治疗;③血小板及凝血因子补充;④纤溶抑制药物;⑤溶栓疗法。故选C。解题关键:DIC的首要治疗措施是消除诱因,治疗基础疾病。

:DIC的治疗

18[A1型题]治疗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首选方案为

A.输新鲜血小板

B.X线脾区照射

C.使用止血药

D.使用糖皮质激素

E.做脾切除

:D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表现为反复发生的皮肤、黏膜出血点、瘀斑,或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糖皮质激素为慢性型的首选药物,具有降低血管通透性作用,能减少血小板抗体的生成、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和刺激骨髓造血。故选D。解题关键: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首选药物是糖皮质激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

19[A1型题]急性白血病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A.组织浸润

B.成熟粒细胞减少

C.白细胞增高

D.血小板减少

E.正常红细胞生成减少

:B

: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由骨髓衰竭或白血病细胞浸润所致,由于白血病造成正常白细胞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常导致严重的细菌感染。故选B。

: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20[A1型题]急性白血病病人需要实行保护性隔离的是

A.化疗期间

B.发热的时候

C.骨髓象增生活跃

D.白细胞1×10/L

E.肝脾、淋巴结肿大

:A

:感染是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因。化疗药物及白血病本身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降低和感染机会增加。因此,白血病病人化疗期间,应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制度,减少探视,经常开窗通风,每日紫外线照射病房1~2次,每次1小时。故选A。

:急性白血病的护理

END

请本文作者与小编联系领取稿费。小编

发送「护师」二字给护士网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asidunmadinga.com/asdmdjj/9317.html

冀ICP备2023016857号-1

Copyright © 2012-2020 阿斯顿马丁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