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篇名为《让18岁-50岁的妇女远离这个药,是每个医生的责任》的文章在朋友圈转疯了…
这篇文章是科普明星、医院药师冀连梅撰写的,她在文中感慨自己虽然科普了多年,但仍然有许多育龄妇女使用“这个药”后发现怀孕,不得不中止妊娠。
而“这个药”就是——利巴韦林。
利巴韦林,只要是感冒过的人应该都知道这种药,不少医疗机构都拿这种药给大人小孩治感冒。
然而,真相却是,它不治感冒!更严重的,在怀孕的情况下服用还可能导致腹中胎儿发育畸形!
世卫组织早有通报
1导致胎儿畸形
昨日,中医院药学部陈楚雄副主任药师证实了冀连梅所言的真实性,他表示,利巴韦林用于流行性感冒预防与治疗的有效性目前缺乏证据。年,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已经针对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进行了通报,对于育龄妇女和严重贫血者禁用。
通报指出:“截至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有关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报告共余例,涉及不良反应余例次。其中,不良反应表现为胎儿异常的有例次,明确为畸形的有45例次,涉及多个系统的畸形;不良反应表现为肿瘤的有81例次;不良反应表现为溶血性贫血的有例次。”
“利巴韦林的说明书里明确说明孕妇禁用,”医院药学部主任黎小妍指出,育龄妇女和严重贫血者禁用利巴韦林,是因为利巴韦林有明显的致畸*性,对胚胎也有明显的*性作用。
而利巴韦林另一大*性是,可以导致溶血性贫血。研究显示,在口服治疗后最初1-2周内出现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下降、白细胞下降,其中约10%的病人可伴随心肺方面的副作用。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溶血性贫血、再障性贫血,轻者可引发胃肠道不适,影响食欲。
虽然进行过多次通报,但是缺乏专业培训、知识没有及时更新的基层医生、年轻医生随意开具利巴韦林的现象,却并不少见。作为处方药,利巴韦林在一些药店,也能轻松购买到。
不是万灵的抗病*药
2在国内却有滥用嫌疑
冀连梅在文章中提到,利巴韦林俗称“病*唑”,就因为俗称里带有“病*”二字,就把大多数人“带沟里去了”。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利巴韦林可以对抗各种病*,滥用它治疗感冒最常见。实际上,它能对付的病*是十分有限的。
黎小妍指出,在利巴韦林的说明书里,明确注明以下注意事项:“尽早给药,用于呼吸道合胞病*引起的病*性肺炎病初三日内给药一般有效。本品不宜用于未经实验室确诊为呼吸道合胞病*感染的患者。”
“国内将利巴韦林广泛用于上呼吸道治疗,有滥用的嫌疑。”黎小妍强调,在其他抗病*治疗中要严格把握利巴韦林的使用指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品目录,利巴韦林最基本的使用是口服或者静脉用于丙型肝炎以及病*性出血热。
对于诊断不明的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普通流行性感冒,都要慎用利巴韦林。
专家表示
3
不可滥用也非“*药”
事实上,去年7月份,新华每日电讯也请专家对利巴韦林释疑。专家表示对于该药不可滥用,也非“*药”。
无论利巴韦林的口服剂型、雾化吸入剂型或注射剂型的不良反应均较大。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腹泻、乏力和血清胆红素增加;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导致贫血、白细胞减少等骨髓抑制作用,有明显的致畸作用,故孕妇禁用,FDA妊娠分级中属于禁用的X级;
极个别的严重不良反应以全身性损害最为常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反应;其次以呼吸系统损害和中枢及外周神经损害为主。也有儿童发生生长迟缓(包括身高和体重降低)的报道。
值得指出的是,长期、大剂量不合理用药是诱发利巴韦林不良副作用的主要因素。合理、规范使用下,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还是可控的,“*药”之说危言耸听。
利巴韦林何时用何时不可用?
要谨记四句话:1.利巴韦林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没有作用。2.备孕女性、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利巴韦林。3.不建议首选静脉给药剂型,可考虑雾化吸入。4.用药期间注意复查血常规、生化等指标。
利巴韦林并不适用于常规的感冒发热、流行性感冒及普通病例表现的手足口病。上述情况使用该药可能使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性提高,最终反而不利于病痛痊愈。
而对于重症的手足口病,利巴韦林仍不失为一个可选的良药,针对现在尚无特异性抗EV71病*药物,利巴韦林作为广谱抗病*药物可以发挥其优势,帮助患儿改善危重病症。
小贴士
4
普通感冒如何用药
最后,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来了,得了普通感冒应该如何用药?
事实上,对付感冒,抗病*药VS抗生素?都不是必选项。很多医生会建议你:多喝水、多睡觉!让你的免疫系统对抗感冒病*!千万不要觉得医生这是在敷衍你。
黎小妍指出,普通感冒大多数情况下由病*引发,除非伴发有细菌感染,是不需要服用抗生素的。
普通感冒为自限性疾病,简单来说,如果不服用药物,通常七天左右感冒就能痊愈。目前尚无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病*药物,因此,也没有必要使用抗病*药物治疗?
如果有鼻塞、流涕等症状,你想让自己舒服一点,可以对症使用一些药物减缓症状。
如果儿童有必要服用感冒咳嗽药,一定请在用药前阅读药品标签和说明书的所有内容。如果说明中未包含关于儿童用药剂量的相关信息,请勿给儿童使用。请注意药品成分,尤其给儿童服用一种以上药物的时候。很多药品中含有相同的成分,混合使用会导致用药过量。用于治疗感冒和咳嗽的一些中成药和非处方药中可能也含有与其他感冒咳嗽药类似的成分,最好不要让儿童服用一种以上的感冒咳嗽药。
春城晚报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asidunmadinga.com/asdmdcx/9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