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阿斯顿马丁 > 阿斯顿马丁特点 > 正文 > 正文

HMI基础元素图符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3/21 23:29:50
全文字数:阅读时间:9分钟

中国近代出土的龟甲和兽骨上契刻的甲骨文证明了华夏祖先早在公元前年左右就已经用描摹的方式记录文明。甲骨文出现前年左右,古埃及人将经过上万年变化的图画、花纹逐渐发展凝聚成了象形文字,并用这种有完整体系的表意文字来记录表达信息。被方文山写进《爱在西元前》的楔形文字,已陪伴苏美女神在底格里斯河畔沉睡了超过五千多年之久,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亦是象形文字的一种。

-楔形文字

01图符的本质现代人已经习惯将符号、文字分开来看,实际上,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表达信息的的专有方式和工具,本质上仍然是用来承载信息的符号。符号作为信息载体,是人们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它可以包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的全部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某种可以感觉的的东西就是对象及其意义的体现,这种可以被感觉到的东西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组合(词语),也可以是声音(如动物叫声)、建筑造型(如哥特式建筑的尖肋拱顶、束柱),甚至是思想文化(如诸子百家)或时事人物(如雷锋精神)。本文讨论的图符限于常规认知中的文字、符号,暂时不做纵向引申。图符作为信息载体的本质决定了其必须是意义的载体,同时又需要具有能被感知的客观形式。不同场景下的图符的使用,必须保证它们作为符号承载意义和能被感知,具体要求也就因使用场景而异。02汽车上的图符年,世界上第一辆大规模生产的汽车CurvedDash由美国的奥兹莫比尔公司生产,当时的仪表板并不具有承载信息的功能,仅具有挡泥板的功能。75年后,世界上第一个数字仪表盘出现在阿斯顿马丁LagondaSeries2上,仪表板上展示的信息繁杂程度已具备现代汽车信息显示的雏形。今天的汽车通过液晶显示屏、HUD、触控按钮、智能表面等现代技术,以声音、颜色、文字、图标、动作为载体,向用户传递车辆内外部信息及操作指示信息。

-年的LagondaSeries2

作为信息载体的一种形式,图符在汽车上担负着表征状态、功能、操作等功能,那么在信息爆炸、技术革新、需求多样的今天,汽车上使用的的图符有哪些,这些图符应如何设计才能够良好承载其作为符号来表征意义和被感知的作用,我们将围绕以上两点对汽车图符的设计展开讨论。车内图符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两类:行业常规和车企自定义。

行业常规

法规规定的图符需按照法规内容定义,对于指定图符的形式、颜色、位置应遵循法规定义。常见法规诸如:

-《GB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B/T.2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B/T道路车辆—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词汇》

-《ISO道路车辆—控制器、指示器和信号装置用符号》

随着车内功能愈加丰富,现有法规中的规定图符并不能涵盖汽车所有新功能的需要,因此部分如Autohold,发动机启停等的功能图符的应用需要遵循行业惯例,以避免用户对常规功能出现误读。通常,行业常规图符会逐步纳入修订版本的法规中。

新功能图符

智能网联技术在汽车上的拓展应用将汽车功能变得愈加丰富,众多的互联网应用也相继出现在汽车的娱乐屏幕上;智能网联为汽车带来的新功能的出现也带来了部分的新图符需求。在行业常规图符之外,我们在各主机厂的车机上看到了很多风格迥异的原生态或定制化的图符。在不同的设计风格中,新图符的设计应该遵循哪些原则以让用户在使用之初就能快速感知图标背后的功能意义。通常,我们认为图符传递信息目的达成是在追求形式风格之上的首要目标。《IEC/ISOBasicprinciplesforgraphicalsymbolsforuseonequipment》对于新的或者修订图符绘制的基本准则给出了系统建议。除此之外,对于车内图符的设计我们还应有哪些思考呢,在本文的下一章节中,我们给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03意义载体的达成“当我在开车的同时去阅读一个符号,我需要知道什么”,英国高速公路系统标志设计者JockKinneir曾在一篇给设计博物馆的文章中说过这句话。同样地,好的车内图符设计应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才能够被认为是合格的信息设计载体。一是能清晰的表达图标代表的意义,即我们常说的Readability(易读性),要求用户在看到该符号时即能知道其代表的功能、动作或状态,进一步是对符号形式、颜色、一致性、动作状态的要求;二是在驾乘中容易被感知,即我们常说的Legibility(可识别性),要求用户在驾乘环境中能够轻松分辨符号形式,进一步是对图符大小(视差平衡)、比例、方向、线宽、圆角、间隔、形式(面形图标、线形图标)等的要求。-前方学校标识的演变图符的设计是一个感知、收集、过滤、整理、表达的过程,它将所要呈现的信息清晰明了的展现给用户,给予用户说明和引导。对车内常规功能图标、互联网应用迁移图标及车企自定义图标的设计,我们给出如下几条建议作为讨论。映照功能车辆控制功能的图符需要是功能或控制目标的抽象映照,以让用户在看到时能够自然联想到该功能以及功能控制的部件。如除霜除雾相关空调功能图标均在前窗或后窗的基本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绘制。针对新功能的图标,如近几年在车上出现的空气净化功能,以绿叶为基础的图标设计可以让用户产生“森林氧吧”的联想,与净化的空气的意义契合。一致性要求车内大屏的出现,使得传统按键功能逐渐开始向屏内迁移,在迁移过程中,应保持屏内图符与硬件图符在形式(如线型、面型、线面结合,繁简程度)上的一致性,保证用户对功能图符意义的认知一致性。汽车智能网联背景下,大量的互联网应用图标出现在车内屏幕上,车内屏幕上互联网应用图标的形式应与该应用在手机APP上保持图标主体基本特征的一致性,从而保证用户能快速识别迁移后的功能。必要的文字造车新势力的出现让车内娱乐系统成为行业香饽饽,智能化车机成为各主机厂现阶段的发力点之一。在此背景下,汽车主机系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势态,车机上出现了各主机厂定制图标。在用户对新图标形成习惯性认知前,定制化的图标应辅以文字以降低用户在驾驶过程中的认知负荷,同时借助文字帮助用户建立对新图标认知,直至该功能演进成熟,用户已对该图符熟知,是否需要文字辅助已不再重要。04被感知度的实现驾乘环境及驾驶舱的设计决定了车内图符必须满足驾驶员及乘员的可视性要求,这也是图符可识别的最基本要求。同时,出于造型设计需求尤其是内饰设计需求,设计师对精致感的追求与图符可识别性并不完全一致。通常我们会给出基于可识别性的最低要求,这些要求通常包含大小、比例、方向、线宽等要求。不同区域的图符大小要求我们依据驾驶舱设计、用户姿态、视觉距离将视野图符区域分成了以下4种:坐姿前方视野区,主要包含常规仪表、方向盘、组合开关、乘员屏幕及后排多媒体控制;坐姿外侧视野区,主要包含IP左侧、门板区域;坐姿内测视野区,主要包含中控娱乐屏区域、顶衬操作区、副仪表板后端;站姿前方视野区,主要包含前舱区域、后尾门、后备箱区域、加油/电口等。-视野区域示意为给出相对准确的定义值,我们将车内图符分为以下4类:简单方形、复杂方形、简单条形、复杂条形;文字分为两类:带图符字符、单独字符。-图符种类示意以方形图符为例,我们给出如下图符大小建议以保证正常视野下的可识别性,同区域图符的尺寸大小可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视觉大小的一致性。

-视野区域示意

可视性要求为保证图符的日夜间可视性,传统硬件及屏幕中的图符均应与背景具有鲜明对比,深色背景上的浅色图符是行业惯例。我们根据环境不同给出以下对比度建议供参考,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注意不同颜色作为背景和图符颜色的配合。-环境对比度要求示意

文字通用要求

避免衬线字体及斜体在图符中的使用,大写字母因可识别性差的特点仅可用于个别图符中,如EPB、STOP等。关于字母宽度、数字宽度、线宽、字/词/行间距因使用字体类型不同有所区分,我们这里不做具体论述,如有兴趣可以私信我们讨论。

05

小结

图符作为人、车、环境里最直接的功能、警报信息传递介质之一,在汽车智能化的过程中扮演着基础功能及提示报警信息传递的角色。本文的内容仅讨论了图符设计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地,什么样的图符设计能在讲好基本故事满足用户基本认知的同时,又能强化认知甚至在图符设计层面建立品牌视觉,是一个更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06题外话全自动驾驶实现后,乘员舱内的信息显示方式及信息显示种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智能座舱内会保留什么又会有什么新呈现?未来的发生让我们心驰神往。文末福利:后台回复“图符”可获得文章中提到的法规规范文件。「分享」「赞」「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asidunmadinga.com/asdmdtd/62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阿斯顿马丁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